封面新闻 张峥 实习生 陈丹
近日,因为游泳池水槽长期无人清理,积水里有蚊子幼虫蠕动;因为水培富贵竹容器内,水体浑浊不堪,蚊幼虫肆意滋生;因为随意在前街道路侧边倾倒污水,面积超0.8平方米,广东一些机构被通报批评。
一场人蚊大战在广东展开。
7月起,一种被网友戏称为“肯德基蚊”的“孽障”在佛山登陆,导致一种名为基孔肯雅热的让人痛得直不起腰杆的病,让广东人彻底癫狂:家家户户点蚊香、挂蚊帐、装纱窗、清积水、清垃圾,人人出门涂驱蚊水,活生生把一座城“点”出了仙境之感。
工作人员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庄头村喷药消杀蚊虫。图据新华社
人蚊大战 广东全省出奇招
上周,广东全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集中灭蚊行动。日常消杀现场被网友们戏称为“虎门销蚊”。除了家家户户点蚊香、挂蚊帐、装纱窗、清积水、清垃圾,人人出门涂驱蚊水,每日早上和下午开展灭成蚊工作这些常规方法,广东省还释放“生物灭蚊大招”,让蚊虫无处可逃!
7月24日,佛山的5000多条“灭蚊鱼”紧急上岗,分别投放在亚洲艺术公园和中山公园。据了解,这些鱼宝宝以蚊卵和蚊子幼虫为食,有助于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链条。
“灭蚊鱼”紧急上岗。图据央视新闻
7月30日,中山大学张东京团队在佛山三水南山镇展开“以蚊治蚊”实验:投放实验室培育的“蚊中霸王”——华丽巨蚊幼虫,专门猎食当地肆虐的白纹伊蚊幼虫。据统计,一只华丽巨蚊在幼虫时期,至少可以吃掉它身边的伊蚊幼虫80到100条。这种生物防治法,相当于在蚊子老巢安插了“特种部队”。
此外,张东京团队还在试点另外一种“以蚊治蚊”的手段。在中山大学的“蚊子工厂”,每周能“孵化”出400万至500万只经过特殊处理的“绝育”雄蚊。它们放到野外,与野生雌蚊交配后,会令其产下的卵无法发育。据了解,一次有效交配可使雌蚊一生产下的后代减少200-300个,释放区内蚊子种群密度确实出现下降。
而佛山,也已悄然升级灭蚊版本,点上了“赛博蚊香”,城市大屏轮番播放防蚊宣传语,精准呈现佛山人灭蚊的精神状态。
与此同时,不少小区门口挂上了防蚊灭蚊横幅。“对所有的积水说bye bye,对无蚊的夏天说hi hi”“积水唔处理,蚊虫钟意你”等花式标语让不少网友直呼“抽象但管用”!
网友分享在佛山街头偶遇的趣味防蚊提醒宣传。图据羊城晚报
揭晓四川“蚊界三巨头”
广东“人蚊大战”如火如荼,那四川的“蚊族巨头”又是什么?又该如何有效防范蚊虫?封面新闻从四川疾控了解到,四川盆地及周边市州的“蚊界三巨头”是库蚊、按蚊与伊蚊。
致倦库蚊。图据四川疾控
在四川的城市中,致倦库蚊是最常见的蚊种之一。它们通常呈黄褐色,喙部没有白环,翅膀上有密集的褐色鳞片。这种蚊子主要在3月到11月活动,是传播班氏丝虫病的主要媒介。它们的叮咬高峰集中在日落后1小时和日出前。
与它同属库蚊家族的三带喙库蚊同样不可忽视。这种蚊子体型较小,最明显的特征是喙的中段有一圈白环。它们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者,叮咬时间与致倦库蚊相似,同样在黄昏和黎明最为活跃。
中华按蚊。图据四川疾控
而在按蚊类别中,中华按蚊是四川最常见且危险的种类。它们体型中等偏大,体色灰褐或棕褐,雌蚊触角基部蓬松,腹部侧面有“T”形暗斑。它们主要在7月到10月出没,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,尤其喜欢在黄昏时分寻找吸血目标。
白纹伊蚊。图据四川疾控
最后是白纹伊蚊,四川最常见的伊蚊代表。它们体型较小,全身黑色并带有白色斑点,背部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纹。这种蚊子在5月到10月活动,喜欢在白天至黄昏叮咬人,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者之一。
四川的朋友如何防蚊?教你三招
环境治理+物理防护+化学防治。
蚊虫叮咬不仅带来瘙痒,还可能传播疾病。防蚊要从源头抓起:首先清除积水,定期清理家中花盆托盘、废弃容器,储水容器要加盖,庭院水景可养食蚊鱼或保持水体流动,同时疏通排水沟、保持环境整洁,让蚊子无处繁殖。
其次做好防护,安装细密纱窗、使用蚊帐,外出穿浅色长袖衣裤,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的护肤品。
最后合理用药,户外选择含避蚊胺等有效成分的驱蚊剂,室内可使用电蚊香或气雾剂,但要注意安全存放。记住,清积水最关键,配合物理阻隔和科学用药,才能有效防蚊!
长宏网-长宏网官网-配资专业炒股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